•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國考史上出現頻次最高題型:行程問題

    2013年11月04日11:06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在近四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中,行程問題是必考的,2010年考察了1題,2011年2題,2012年2013年2題,2013年2題。行程問題主要包括2種基本考察形式--相遇問題、追及問題,4種常見模型--直線多次相遇、流水行船問題、牛吃草問題、時鐘問題,此外還有公車問題、接送問題、走走停停問題等等,此部分的題目涉及到的知識點多,命題人出題也非常靈活。中公教育專家提醒廣大考生, 大家不要被花哨的出題形式迷惑,萬變不離其宗,行程問題本質上是對路程、速度和時間的基本關系式(路程=速度×時間)的考察,下面我們就詳細看一下基本公式及其應用。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時間,看似簡單的公式,卻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我們由基本公式可以得出行程問題中常用到的兩個基本思想。

    一、特值

    當題干中只給速度實際量時,路程和時間只需滿足路程/時間=速度(一個常數)即可,因此可以任選一個設為特值。同理,題干中只給路程或時間實際量時,其它兩個量可以任選一個設為特值。

    例題1:老張上山的速度為60米/分鐘,原路返回的速度為100米/分鐘,問老張往返的平均速度為多少?

    A.85米/分鐘 B.80米/分鐘 C.75米/分鐘 D.70米/分鐘

    【答案】C。解析:題干中只給了速度實際量,路程和時間可以任選一個設為特值,往返時路程相同,不妨設路程為特值,設為300米,則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300×2)/(300/60+300/100)=75米/分鐘。也可直接用調和平均數解決。

    二、比例

    當速度一定時,路程和時間成正比;時間一定時,路程和速度成正比;路程一定時,速度和時間成反比。

    例題2:小王從家到學校共3600米,沒有遇到紅燈時,72分鐘可以到達。今天速度提高了12.5%,但因為遇到紅燈,仍然72分鐘才到達。已知每次紅燈時,小王需要停1分鐘,那么他今天一共遇到幾次紅燈?

    A.81 B.64 C.9 D.8

    【答案】D。解析:速度提高了12.5%,不提速和提速后速度比=8:9,路程相同,速度和時間成反比,時間比=9:8,不提速用時是9份,提速后只需8份時間,不提速72分鐘可以到達,9份=72分鐘,1份=8分鐘,8份=64分鐘,遇到72-64=8次紅燈。

    例題3:小王步行的速度比跑步慢50%,跑步的速度比騎車慢50%。如果他騎車從A城去B城,再步行返回A成共需要2小時。問小王跑步從A城到B城需要多少分鐘?

    A.45 B.48 C.56 D.60

    【答案】B。解析:騎車的速度:跑步的速度:步行的速度=4:2:1,路程相同,速度與時間成反比,時間比=1/4:1/2:1/1=1:2:4。他騎車從A城去B城,再步行返回A成共需要2小時,5份=2小時,1份=0.4小時,跑步從A城到B城需要2份時間=0.8小時=48min。

    行程問題中經常用到特值和比例思想,以及二者的聯合應用,大家在備考過程只要掌握了這兩個思想,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來源:中公教育

    (責編:實習生 杜煜天、熊旭)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