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家長稱孩子成績差在學校吃虧 孩子為何成流水線產品?

    2013年11月04日08:28    來源:金陵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家長稱孩子成績差在學校吃虧 孩子為何成流水線產品?

      “我對孩子的學習要求并不高,我不認為成績好才是好孩子?涩F實是,成績不好的孩子在學校里面很吃虧!弊蛱,在2013中國南京個性化教育新發展研討會上,一位六年級的家長控訴自己孩子由于成績不好,在學校遭受的不公待遇,這位家長最終通過參加高額補習班改變了窘況。

      真實的案例引發了與會教育專家的思考。江蘇省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國家督學周德藩表示:當前由于應試的影響,教育改革步履維艱,校內、校外結合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應試洪流。如果學校教育不能滿足學生的必要發展,校外機構作為補充就是可以理解的。教育如何為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提供應有的服務,這是一個很現實的主題。

      成績不好的孩子

      “很吃虧”

      許女士的孩子上小學六年級,“我認為我的孩子是好孩子,善良、有進取心”,缺點是成績不好。許女士一直認為,在成績上給孩子過高的要求是不對的,很多時候是家長的虛榮心在作怪。學校里學生的構成是一座“金字塔”,塔尖上是精英,大多數孩子是塔身、塔基。

      她說:“孩子只要未來能獨立生活,成為社會有用的人,哪怕是掃大街,我都覺得我的教育是成功的!钡,客觀事實上“我孩子成績不好,在現實的教育體制里面,成績不好是很吃虧的”。

      許女士舉例說,同樣有四五個孩子在學校里面犯錯,對學習好的孩子,老師就說“你回去吧”,錯誤被認為就是成績不好的學生引起的。

      當孩子考試成績與老師的要求有距離時,會有懲罰性的作業。默寫字詞,錯4個以上,每個要抄8遍,錯8個以上抄得更多,必須抄完才能回家。孩子曾經被抄詞弄得很痛苦,前前后后抄了100多遍。

      還有一次考試,老師認為至少應該考到80分。80分以下的孩子,被要求回家把試卷從頭到尾手抄一遍,然后自己再重做一遍。

      懲罰性的作業把孩子弄得很辛苦,經常要做到晚上11-12點才能休息,第二天精神不好上課效率不高,形成惡性循環。

      作業出錯

      老師讓家長負責

      從孩子上小學一年級開始,許女士就感受到成績給孩子、家長帶來的雙重壓力。

      幾乎所有老師都會每天告訴家長:今天學校上課的內容是什么,今天放學后的作業是什么,家長必須幫助學生完成什么。家長必須確保孩子的作業正確,如果出現了錯誤,老師會打電話找家長。

      憑什么家長要對孩子的作業正確率負責?許女士提出過質疑,老師的回答是:“你自己都不對你的孩子負責,那我怎么對你的孩子負責?”

      為了當一位“負責的家長”,許女士硬著頭皮,每天晚上給孩子復習當天學習的內容。上班一天回來,她第一件事就是看孩子的作業,她要把孩子所有的課程都看一遍。

      發現孩子薄弱的地方,她自己給孩子講。講一遍、兩遍,孩子仍然不理解,有時候對她說:“媽媽,你說的跟我們老師上課講的不一樣!

      到五年級,許女士感覺到了崩潰的邊緣。只要談到孩子的學習,就會引起不愉快。孩子的考試成績出來以后,或者是老師打電話給她,說“你到學校來,我們跟你談一談”,每到這個時候,家里的氣氛就很壓抑。

      每月工資

      全奉獻給培訓機構

      輔導孩子時的失敗無力感,讓許女士感到必須想其他辦法!皩I的事情得找專業的人來做”,在公辦學校里面,老師的辦法就是“回去以后所有家長自己解決”,逼得許女士只能尋求輔導機構。

      小機構不放心,許女士選擇了一家有上市公司背景的培訓機構,學費很貴,她“每個月都在給培訓機構打工”,收入全用來給孩子做“一對一”輔導。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責任轉移,她認為:“既然我花了錢,機構就應該起到幫孩子提升成績的效果!

      第一個學期培訓下來,孩子的成績并沒有提高,但出現了一個變化,孩子的精神壓力減輕了。聊天時孩子說:在學校,我是蹲在地上跟老師對話,而且不能反駁;在培訓機構,我是站著,老師是蹲著的,老師說的觀點我不認可時,可以反駁他,甚至不理他搖搖頭就走了,在這里學習很愉快、很舒服。

      但成績差,在學校還是抬不起頭。后來許女士和培訓機構反復商量,為孩子制定了個性化的輔導方案。一開始孩子計算總是錯,她甚至懷疑孩子智商有問題。后來輔導老師讓孩子每天練6道口算題,不求量求質,每次爭取全對。孩子很快正確率就提高了。

      孩子為何成了

      流水線上的產品

      “學習不好的孩子,在學校里心靈上不能得到自由的釋放!痹S女士控訴道:現在學校教育的方式,讓“我們的孩子成了流水線上的產品”,老師只對孩子某一階段的成績負責,不去考慮孩子未來的發展。

      江蘇省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國家督學周德藩一直認真聆聽許女士的發言,他表示:人的全面發展分兩個層次——必要發展和充分發展,前者主要由學校教育來保證,后者由民辦機構來補充。但現實中,無論校內校外教育,都在為應試教育服務,F在對“奧數”人人喊打,不是“奧數”本身的問題,作為個性特長發展的“奧數”是有益的,大家都來學習、考試、比賽,就變成了“應試”,成為“個性化教育”的反面。他認為,學校應該通過課程整合,“簡化”學習內容,“先變少,才能變多”,才能給孩子的個性發展留出足夠的空間。

      江蘇中小學教師培訓學會會長夏俊生認為:“個人希望突出自我的時候,已經進入了一個異化的怪圈!苯逃罱K目的是培養有生命、有個性的人,而不是統一規格的機器。對個人來講,潛能發揮越充分,個人價值體現越充分;對社會來講,人人充分發揮潛能,才能最大限度貢獻社會。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潛能,拋棄僵化的教育方法,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棟梁之材。

      □金陵晚報記者 郝也

    (來源:金陵晚報)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