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持續多年的英語熱在中國受到反思

    2013年10月10日16:09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持續多年的英語熱在中國受到反思

      新華網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 吳濟海)對于持續多年的英語學習熱、考試熱,中國社會近期的反思和討論明顯增多。

      近一個月來,中國教育部前發言人、現任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在實名認證的微博中多次呼吁“取消小學英語課,增加國學教育,取締社會少兒英語班”,引起廣泛討論;媒體日前關于江蘇高考改革方案可能采取“英語將不再計入總分,實行兩年一考”的報道也讓家長和學校格外關心。

      專家認為,相關話題能引起熱議,與英語教學和考試關系到學生的升學有關,同時也說明社會各界對英語熱的反思在增加。

      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融入世界的步伐,英語熱在中國已持續二三十年,大部分學生進入大學或是攻讀研究生都需要參加英語考試,甚至學位證也一度與英語四級考試掛鉤。中國大陸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教育機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當年也是以英語培訓起家,創業人的經歷還被當做原型拍攝成電影《中國合伙人》。

      現在,很多城市小學一年級甚至幼兒園開始教英語,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熱衷于給孩子報名參加各種課外輔導班。

      然而,過度注重英語的考試功能,英語教育低齡化等,時常被質疑和詬病。令人沮喪的是,功利化的教學并沒有讓英語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

      上海外國語大學的相關研究表明,在所有學英語或其他外語的人中,真正能學會一門外語并能用外語流利表達、無障礙“跨文化交流”的,最多也不會超過5%。

      “我們那會兒是從初一開始學英語,我考試成績一直挺好,但到了要與外商交流的時候,發現自己還真不敢開口!痹诒本┲嘘P村上班的年輕白領曾自航語帶羞澀地說。

      他告訴記者,在學校學了十來年英語,口語進步很小,倒是上班后因為工作需要,逼自己多說,慢慢地能吃力地與外商交流了!叭绻业墓ぷ髋c英語無關,當年在大學為了考四級而努力背單詞,甚至在上別的課時也做英語模擬試題,現在看來是浪費時間!彼f。

      但對于取消小學英語的建議,輿論看法不一。不少網友支持王旭明的觀點,但也有人認為,在國際化浪潮中,掌握英語非常必要,孩子早接觸以后會學得更好。

      陳為平的兒子目前在北京石景山區某學校上小學二年級,1996年大學畢業的他說,現在的孩子性格普遍活潑,敢于開口,“交流能力肯定比我們這一代強”。他還認為,學英語可以讓孩子了解另一種文化,開闊視野,“只要不給他們太大的考試負擔,從小學開始學是沒有問題的”。

      知名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對記者表示,小學是否取消英語教學,不宜一刀切。英語可以作為選修課,讓學校和孩子自己選擇,“最重要的是,不能搞應試教育!

      中國教育部上個月公布的《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第二次征求意見稿中,第一稿中“從四年級開始,除語文、數學、外語每學期可舉行1次全校統一考試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統考”改為“從四年級開始,除語文、數學每學期可舉行1次全校統一考試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統考”。這意味著,英語從小學統考中退出了。

      而在第二次所征求的意見中,大部分意見支持取消英語統考。

      對于涉及英語的高考改革,熊丙奇則認為,高校招生應改革單一的考試評價體系,讓學校根據自身特點來確定對英語科目成績的要求,大學生也可以決定是否學習英語。這樣才能各取所需。

      事實上,這些年來,中國對英語教育的評價和考核也在調整中。目前,不少大學已經將學位與英語四級脫鉤。

    (來源:新華網)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