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網友熱議減負新規:別減負不成反增負

    2013年08月29日08:39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別減負不成反增負

      近日,教育部公布《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征求意見稿),被網友稱為“最嚴減負新規”,引來一片熱議。

      一位搜狐網友說,教育部從入學、作業、考試等方面破解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問題,并向公眾征求意見,此舉值得贊賞。

      新華網網友“趙文君”認為,小學生減負要避免出現“學校減負,社會增負”、“教師減負,家長增負”的現象。然而對于教育部此次的減負措施,公眾最擔心的恰恰就是減負不成反增負。

      “從1955年我國第一個減負文件出臺至今已有58年,給中小學生減負是老生常談! 一位民意中國網網友指出,在教育部此次征求意見的十條規定中有一條學校不留作業,在家長普遍存在“輸在起跑線”的擔憂的情況下,只能去求助校外培訓機構,這等于學校把責任推給了家長和社會,培訓班又多了個賺錢機會,盲目減負只會讓補課經濟的虛火燒得更旺。還有,減負降低了學校和老師的責任,會不會導致課堂質量下降?

      一位新浪網友擔心,不像有一定經濟能力家庭的孩子,偏遠地區或家境貧寒的學生享受到學校之外的教育機會本就很少,減負后會不會使得他們和家庭條件較好的孩子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不走出應試教育的怪圈,就很難給孩子徹底減負!敝袊逃W網友“洪明”認為,目前學校和家長增加學生負擔有自己的苦衷。學校方面,升學率是重要指標,學?梢宰龅闹荒苁欠磸陀柧、考試施壓;家庭方面,獨生子女時代加劇了家長對子女成功的渴望,而進入名校又是公認的成功標志。在名校資源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家庭之間在升學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起跑越來越早,賽跑的距離越來越長,孩子的負擔自然越來越重。

      人民網網友“翟博”說,現在我們陷入了教師以升學率評價學生,校長用升學率評價教師,教育部門用升學率評價校長,政府部門用升學率評價教育部門,社會用升學率評價政府部門政績的怪圈。這種評價體系不做徹底地改革,整個教育系統總圍繞著考試的“指揮棒”打轉,減負最終只能變成空洞的口號。

      減負到底應該怎么減?一位民意中國網網友認為,減負的關鍵不在于全面叫停書面作業,也不在于簡單取消考試,而是學校要轉變教育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荚嚤旧碇皇且环N手段,關鍵在于正確看待、運用。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直言,在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中高考制度改革沒有實質性進展的背景下,治標不治本的“減負令”實難真正減輕中小學生負擔。只有對癥下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緩解擇校熱,改革中高考制度,建立科學、多元評價體系,才能把學校、教師、學生從應試教育中解放出來。(點評整理:王聰聰)

    (責編:葛蕾(實習生)、熊旭)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