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少提“別人家的孩子”--教育--人民網
  •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家庭教育中少提“別人家的孩子”

    陳連錦

    2013年08月27日07:3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少提“別人家的孩子”(青年驛站)

      暑假在家帶7歲的孩子,孩子喜歡打游戲,我總是不斷制止,然后要求孩子學拼音、寫字和唐詩等。每次孩子不愿意學時,我總是說:“你怎么可以這樣不學,你看看別的小朋友都在學習!焙⒆永淅涞鼗亓宋乙痪洌骸澳忝看味际沁@樣說!

      孩子的話引起我的反思。我知道,平時,我們總是喜歡拿孩子和其他的孩子比較?墒,孩子似乎很不樂意。

      反觀我們的教育,我們確是在競爭、比較的環境中長大,凡事什么都比,什么都想拿第一,結果我們學到的更多的是斤斤計較。在一檔電視節目上,一位求職者袒露心扉:從小學到中學,他無數次爭第一,可是拿那么多“第一”似乎意義不大,因為他生活的重點,已變成了爭取下一個“第一”……

      是的,過多的比較容易讓孩子喪失自我,也許正如那句話說的:“真正的成功并不是比較性的!痹腥藛栆晃簧虡I大亨的成功之道,“老實說,在我往上爬的路上,我真的沒看到其他的人!

      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在中國人9 大生活動力中,對子女的發展期望排在第一位。中國的父母歷來將子女看成自我乃至家族的延伸、擴展,為了實現那份望子成龍的期許,“別人家的孩子怎樣怎樣”,幾乎成為所有父母常掛嘴邊的一句話。

      想起一個段子:“從小我就有個宿敵叫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孩子不玩游戲,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學習,次次考試年級第一,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會做飯,會家務,在外地上學一個月400元生活費還嫌多……”

      做父母的不該總拿別人家的孩子說事,不要總讓孩子相互比較。有一種定義很有意思:“人才,就是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并產生社會效益的人”,從這個角度講,比較恰恰是一種以劣勢腐蝕優勢的教育方式?磥,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每個孩子自身的長處和短處,把他們的長處發揮好。

    (責編:潘金潔瓊(實習生)、熊旭)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