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松山湖展貿中心,玻璃柜里知名動漫衍生產品吸引了小觀眾的目光 記者 陳文筆 攝
不久前,熱播動畫片《熊出沒》被爆粗口連篇,“毒害”青少年。怎樣挑一部孩子既愛看,又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片,這是不少家長頭疼的問題。事實上,這個問題同樣困擾著當前的國產動漫行業。連日來,記者在東莞舉行的第五屆漫博會的現場發現,孩子喜愛暴力動漫,而家長則普遍偏向于說教動漫。這兩難性問題在國產動漫上尤為突出。業內人士指出,想要制作出寓教于樂的好動漫,教育專家、心理學家都不可缺席。
孩子愛暴力愛模仿
作為漫博會主會場,東莞國際會展中心設置了BBC兒童動漫歡樂世界、豬豬俠嘉年華等寓教于樂的親子活動,吸引不少家長帶著小孩前來感受一次動漫狂歡。
23日上午11點,當熊大熊二的人偶開始在現場巡游時,坐在場下5歲的林愈突然從口袋中拔出一把玩具槍,對著“熊出沒”的地方,喊道:“沖啊,發現情況沒有?”這是國產動漫《黑貓警長》經常用到的臺詞,林愈的媽媽說:“他很喜歡看暴力動漫,經常喊打喊殺,有次還在幼兒園學奧特曼去打小朋友!
動漫對兒童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F身漫博會國際兒童教育專家樂教研討會的親子教育專家黃繹霖說,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動漫占據了多數娛樂時間。而國內沒有分級制度,孩子很容易看到超越年齡層的畫面,沒有家長的把關和及時教導,“孩子容易學壞”。
據臺灣、日本等地區教育機構的調查,動漫對孩童心智、行為習慣的影響遠大于書本和錄音作品。因模仿動漫情節而引發的悲劇時有發生。今年4月份,深圳市1名5歲的小女孩模范動畫場景,撐開雨傘從6樓躍下;同月,江蘇連云港一名不足10歲的男童,模仿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灰太狼“烤羊肉”的情節,將一對親兄弟捆起烤傷。
這些接踵而至的事故,不得不讓人反思動漫的教育意義!岸鄶抵袊藘刃臎]有宗教信仰,做出來的動漫,自然而然也就缺少一種生命教育,殺氣很重。但這恰好符合孩子的一些天性,孩子們愛看!秉S繹霖說。
家長想灌輸想說教
在漫博會現場采訪過程中,有許多家長向記者反映,他們會傾向于挑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片子,因為這樣的動漫“安全,還能讓孩子學到倫理上的價值觀”。記者觀察到,為迎合家長的口味,漫博會的參展企業帶來不少具有說教意味的動畫片。
在東莞國際會展中心展覽現場,有一動漫企業連續五天播放一部叫《歡樂智慧寶》的三維動漫!斑@部片是針對3-6歲孩子開發的,孩子可以從中學會與他人合作分享,學會孝敬長輩,學會熱愛自然保護環境!惫ぷ魅藛T熱情地向記者介紹。盡管這部動漫講述了關于禮貌、整潔、節儉等行為準則的故事,中間還會串進國學、英語等知識點,但記者看到,圍觀兒童寥寥無幾,不少路過的小孩只是探著頭看了兩眼,就會扭過頭,跑到別的攤位去玩。
與智慧寶同樣遭遇的,還有《聰明的倫文敘》!皞愇臄⑾褚粋模擬的教師,傳授詩詞歌賦的知識。動漫推出后,并不受孩子們歡迎!奔硒檮赢嫷氖袌鼋浝項钛┢綗o奈地說道。
專業人士缺席致質量缺位
多年前美國一部《貓和老鼠》熱播全球,至今仍深受中國小朋友喜愛。這部動漫有一個很大特點是,幾乎沒有對話。
“它是通過故事讓小朋友明白道理的,比如說湯姆經常跟杰瑞作對,但等到杰瑞真正出現事故如冰凍住了,湯姆會很傷心,把它放在火爐邊取暖,這種強烈反差傳遞出了友愛的信息!睏钛┢秸f,美國動畫很擅長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寓教于樂,而國產動漫,卻習慣用對話來直接說出一個道理。
為什么中國就只會用對話體說教,而不會用故事來寓教于樂呢?在有著18年教育實踐經歷的黃繹霖看來,這是因為,“中國的動漫,是不專業的人在做專業的事”。
黃繹霖認為,動漫必然涉及兒童的教育問題,但中國的動漫制作人,并不真正了解兒童心理和教育規律,因此是不專業的教育者,在做專業的動漫事,“在英國BBC的動漫核心隊伍中,包括教育專家、心理專家,其中有一位專家有長達39年的教齡”。
據介紹,BBC旗下的《天線寶寶》在制作時,會把每一種創意做出一個“臨時片”,把孩子們都找過來,25分鐘內沒能引發孩子笑5次以上的片子,就會被果斷拋棄掉。反觀國內,“動漫的制作模式進入了一種流水生產線,兩三個人就組成的編劇團隊,把劇本寫完就進入了制作,是不會回過頭來的”。(記者 陳曉璇 黃漢城)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