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歸也出現了就業困難現象,一方面是國內就業形勢嚴峻,競爭日益加;另一方面是因為回國的留學生年年增多,能力良莠不齊,“洋文憑”的含金量逐漸被稀釋。尤其是一些短期出國的海歸,由于他們在國外學習的時間短(1-2年),積累的能力和經驗不足,倘若就業問題沒能及時解決,則會帶來一連串的心理壓力。
待業成為一大心病
王坤在本科畢業后赴英國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回國后曾在家待業半年。他說:“本以為在國外所學專業會比國內更有競爭優勢,可沒想到一回國就待業在家。前4個月里應聘過數十家大大小小的企業,但收到的面試通知還不到10份。再加上接二連三的面試失敗,讓人自信全無,對自己的未來也變得茫然起來!睂τ诖龢I的滋味,王坤感到很是苦澀,“這種心理壓力就像滾雪球一樣,越到后面越讓人不堪重負!
有調查顯示,一個人待業越久,就業的難度也會跟著增大。在待業期間,他們與社會的接觸減少,適應能力下降,相關的工作技能也跟著變得生疏,最終陷入“待業越久,就業越難”的惡性循環。一位網名叫汪酥酥的海歸說:“在家賦閑久了,人變得很自卑,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有時候會覺得很壓抑,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簡歷都撕得粉碎!
留學費用打了水漂
“如果自己大學畢業后沒有選擇留學,不但可以減輕家庭的負擔,自己的心理壓力也不會那么重。之前全家對我這個留學生的期望還很高,但現在都快心灰意冷了!毙『位貒延袃蓚月,在接受采訪時,他對自己之前的留學決定表示很后悔,“父母只是普通的工薪階層,在美國留學兩年花了家里近40萬元,但回國求職還是四處碰壁,覺得很對不起他們!
“現在幾經波折找到一份工作,月薪還不到4000元!毙『螣o奈地嘆了口氣,“與高價學費相比,雖然杯水車薪,但總比繼續待業好!
樹立目標 緩解壓力
海外留學正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過渡,近年來出去留學的學子,正處于這種教育的轉型階段。就業期待與現實的落差,以及周圍人的不理解,都無形中給海歸增加了不少心理壓力。
“雖然不少人已經認識到海歸正在向平民化發展,但還是會有意或無意地將其區別對待!敝袊睦韺W會的馮老師認為,除了這些外部因素,留學人員對回國就業的困難估計不足是給其造成心理壓力的主要原因。
“再者,一些海歸的求職心態沒調整好。面試被拒很正常,與其怨天尤人,不如認真反思求職過程中的得與失,彌補自身的不足,迎接下一個挑戰!瘪T老師說,“海歸的挫敗感和心理壓力,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對自身的定位的不準確,倘若樹立的目標切實可行,通過自身努力可以達到此目標,相關壓力自然也就消失了!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3年08月08日 第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