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
|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廣東卷】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個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為人慷慨,熱心于慈善事業。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個貧困家庭,生活難以為繼。他同情這幾個家庭的處境,決定向他們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興地接受了他的幫助。
一家猶豫著接受了,但聲明一定會償還。
一家謝謝他的好意,但認為這是一種施舍,拒絕了。
要求:1,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問題不限。2,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點評】
廣東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是關于慈善捐助的。一個人白手起家,發了財,可也很有善心,看見三個貧困家庭,于是想要幫助。最后出現三種結果:第一家欣然接受;第二家猶豫后收下,但答應償還;第三家則認為是施舍,干脆地拒絕了富翁的幫助。
從作文選材上講,選了慈善這個題材,其實蠻切合廣東實際的。至少近兩三年來,廣東的慈善事業走在全國前列,無論是放寬注冊還是配置社會力量,嶺南都顯示了非同一般的活力。作為全國慈善發展的高地,將慈善議題鑲嵌進高考作文,還是很鼓舞人心的。
說回到材料作文本身,想必每個人都可以說上兩句。但要想說好,可能需要對慈善行業有一定了解。如果高考生平時從事過專業的社工服務,應該會對這類的辨析題形成正確的認知,寫起來也可以有方向感,而不至于流于套路。所以,這個作文其實是道實踐題。
寫作中,僅僅停留在三個家庭的表現上,可能是不夠的。對于出這個作文題的人來講,這三家的表現其實是布下了一個“陷阱”,考生最好不要走進去。理想的一個解析途徑是:是否可以在捐助人與受捐人之間建立現代慈善模式,避免慈善需求與家庭尊嚴直接對沖。
富翁其實可以選擇非直接贊助的方式,比如將資金投給專業的公益機構,讓專業人士操作公益項目與貧困家庭對接。如此一來,既可以極大地提高捐贈資金的效率,增強慈善的永續發展,也能讓貧困家庭在扶貧過程中獲得生產能力,從而擺脫直接給錢的簡單套路。
更重要的是,將作文的立意從富人慈善與窮人救助的二元對立中解放出來,獲得一個社會的觀察角度。畢竟,慈善的本質是造成社會的壯大,在這個壯大的基礎上,消除貧困才成為一項可期待的事業。否則,單純地給錢不可能解決問題,當思考慈善的社會成長。
這樣的思路,也可以將作文從價值立場的粗簡判斷中拉出來,賦予作文材料以恰當的問題意識,避免從扁平立場出發寫出同樣單薄的文章。也許有人會問,這樣的辨析對高中生會否太難?如果認為問題太難,恰恰是因為慈善社會基礎的羸弱,這不正好契合出題的初衷嗎?
有了這些分析墊底,回頭再看這道題。表面上的慈善需求矛盾,已經轉變為慈善方法論的討論。而三個家庭的表現,無論接受與否,都為方法論找到了一個深化作文的進路。在這個社會里,不缺慈善的動機與資金,也不缺對慈善的需求,但缺的是如何恰當連接此岸與彼端。
由此也能猜出出題者的出題邏輯:先將復雜問題按照邏輯關系理順,然后再簡化,最終以材料的形式呈現。而材料評論作文則做相反的功課:先將材料抽象,再找出背后豐富的現實場景,再總結出問題意識,理出闡述的邏輯。從這方面講,廣東作文題的出題水準很高。
來源:冠華作文網
■高考組圖:
組圖:2013高考結束 見證最幸福的時刻
2013年高考結束:最期盼的瞬間
2013高考 看看考場周邊都有哪些人在忙碌
人大附中考點考生入場瞬間 信心滿滿
組圖:記錄2013高考中最漂亮的“你”
人大附中考點考生入場瞬間 燦爛微笑
高考現場:首日“戰役”結束(組圖)
明星高考奇葩事:楊冪總分第一趙薇丟準考證
人民網記者直擊2013年北京高考現場
盤點2012年高考:鏡頭里的幾宗"最"
■2013高考試題匯總專題 ■各省區市成績公布時間及查分方式
語文試題 湖北 安徽 山東 廣東A B卷 北京 新課標Ⅰ 湖南清晰版 重慶 湖北 新課標Ⅱ 更多>>
數學試題 北京文 理 湖北理 廣東理A 文科A 安徽文 理 山東理 新課標Ⅰ理 新課標Ⅱ理 江西文 四川理 文 江西理 文 江蘇 湖南文 更多>>
文科綜合 浙江 廣東 安徽卷 湖南清晰版 江西 重慶 更多>>
理科綜合 浙江 廣東 安徽 北京 重慶卷 陜西 湖南 更多>>
英語試題 安徽 新課標Ⅱ 陜西 四川 新課標Ⅰ 湖南 廣東A 山東 更多>>
北京數學文 語文 山東數學理 陜西英語 語文湖南英語 重慶語文 遼寧理綜 更多省份>>
■各省市高考作文題 同題征文活動
■各科高考試題點評:
·一張試卷考出五種能力 專家詳解高考語文命題之變
·評安徽語文考卷:總體偏難“不畏浮云遮望眼”
·2012高考語文,考的是思維而非記憶 更多>>
■2013各地高考作文點評
·于丹:2013年高考作文緊扣社會現象 很有時效性
·人大附中特級教師評2013年部分省高考作文題
·北京高考作文出自楊振寧與莫言的對話 更多>>
相關專題 |
· 高考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_權威全面報道高考 |
![]() |
||
![]() |
![]() ![]() ![]() ![]() ![]() |
![]() |
新聞排行 | 重點推薦 |
1北大賣豬肉校友談高考:我那時裸考 現在拼爹 2江蘇高考作文作者不確定看到的是蝴蝶(圖) 32013年各省市高考試題答案公布 快來給自… 42013年高考數學試題及參考答案(山東理科… 52013年高考江蘇作文題 62013年高考英語試題(新課標Ⅰ) 72013年高考文科綜合試題(安徽卷)清晰版 82013年高考數學試題(新課標Ⅰ理科卷) 92013年高考安徽作文題 102013年高考江蘇卷作文題點評 |
視頻新聞 | 更多>>> |
|
重點推薦 |
![]() |
高考資訊 備考輔導 院校報考 互動交流 |
高考最新動態高考視點高考政策各地動態新聞人物家長必讀 高考大綱語文數學外語物化生歷地政文綜理綜作文作文素材庫滿分優秀作文 高校招辦訪談招生動態高校信息庫院校信息專業動態模擬填報系統志愿填報技巧 在線做題估分高考論壇高考博客圈討論區考試經驗交流試卷上傳試卷下載許愿送祝福 |
![]() |
歡迎教育機構、媒體、高校、出版單位聯系合作! 電話: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于人民網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證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00008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4065)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