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
|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6月4日,浙江省私立諸暨高級中學的外地“隨遷子女”拿到了參加浙江高考的準考證。圖/新華社
2013年高考6月7日開始,今年共有912萬高考大軍,并首次出現數千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非戶籍地參加高考。
然而,記者在河南、廣東、湖北、遼寧等省了解到,原本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的異地高考,實際報名人數卻遠少于預期。原因固然很多,但異地高考背后涉及戶籍、社保等諸多基礎性問題,遠超一般教育議題。因此,專家建議國家層面應通盤考慮,制定相關舉措來保證教育公平。 據新華社電
“一想要回老家高考,就不想學了!痹趶V州市海珠中學上高二的河南籍學生葉飾然說。
據了解,像葉飾然這樣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廣東省中小學平均每個年級有20萬。
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出文件,要求各地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臺異地高考具體辦法。截至2012年最后一天,包括北京、上海、廣東在內的十多個省份相繼公布異地高考方案。
現場:遼寧實際報名數是預計數的1/10
雖然要求放開異地高考的呼聲很高,但是一旦付諸實施,并未出現人們預想的異地考生報名爆棚的火熱景象。
遼寧省招考辦普招處處長鄧玉波介紹,2012年調研了解到,全省約有五千多名外省生源符合遼寧設定的異地高考報名條件,但是實際報名人數只有預計數的十分之一。
與之相似,湖北省只有219名考生報名異地高考,不到摸底預判數量的一成。起初由于外來務工人員數量大,感到壓力巨大的江蘇省,實際報名的異地高考人數也只有300多人。
析因:三大原因導致異地高考遇冷
異地高考為何遇冷呢?各省招辦及部分中學校長們分析了個中原因:
一是各地異地高考政策出臺較晚,不少學生為規避風險不敢報名;
二是由于各省高考錄取率不平衡,部分外省考生即使符合異地高考條件,也未必在流入地參加高考,如河南、湖北等省高考競爭激烈,錄取分數高,錄取率低,多數非戶籍地考生寧可回原籍高考;
三是報名“門檻”不低,如多數省份要求報名異地高考的考生及家長提供連續3年學籍,房產證或租賃合同,連續3年社保等一系列資料,條件缺一不可,把一些考生擋回了原籍。
解讀:異地高考并非一步到位
梳理各地的異地高考方案,越是經濟發達的人口輸入地,壓力越大,方案開口越小,而人口輸出省的門檻就低得多。各省異地高考政策差距較大、不平衡,尤其是北京、上海、廣東等重點省份,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及其家長表示對異地高考實施方案感到失望。
按照廣東異地高考“三步走”的方案,具有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并連續3年以上持有廣東省居住證,按國家規定在廣東省參加社會保險連續3年以上的進城務工人員,其隨遷子女具有廣東省高中階段3年完整學籍的,自2016年起才可以在廣東報名高考。
廣東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東省中小學平均每個年級有20萬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解決隨遷子女教育和參加升學考試等困難和壓力相當大,如果異地高考不設準入條件,每年還可能有幾十萬的隨遷子女涌入廣東,形成“高考移民”。
而非人口輸入大省的湖北,教育部門也表示擔心,敞開異地高考的大門后,明年,湖北異地高考的人數可能會大幅度上升,尤其擔心是名牌高校招生資源更為緊缺的周邊省份的考生會高考移民到湖北。
建議:調整中央與地方利益格局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認為,異地高考不是個單純的教育問題,而是復雜的社會問題,涉及資源配置、人口政策、戶籍管理、社會管理、財政體制和教育體制等諸多因素,國家層面應統攬并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進行調研和可行性論證,通盤考慮,制定相關舉措。推進異地高考單項改革,難以取得大的成效。
“盡快建立公平合理的外來務工子女義務教育轉移支付制度是一個可行的辦法!比A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葛新斌建議,應健全中央、省級、流入地與流出地政府之間合理的經費分擔機制,以減輕流入地政府過重的財政負擔,把外來務工子女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納入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軌道,而這項工作是必須由中央政府才能完成。
專家還建議,要抓住解決異地高考的機遇,推進高考改革。首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勞凱聲說,高校招生計劃按省分配,北京等地重點高校集中,部委和地方院校都多,考生入學機會當然最優。要改變這一狀況,就要調整中央與地方利益格局,改變高校投入機制。
異地高考改革更需站在整體角度求解
高考事關千萬中國考生的命運,異地高考改革更是需要站在整體公平的角度求解。不降低門檻,異地高考者的權益無法保障;條件放得太寬,又如何保證不出現“高考移民”現象,產生新的不公平。政策制定者需要抓住當前試水期的機遇,深入研究具體情況,對今后的政策進行科學調整。
異地高考背后涉及戶籍、社保等諸多基礎性問題,影響范圍之大、爭議之多、情況之復雜,遠超一般教育議題。但在教育公平的呼聲面前,政府還需增強緊迫感,并拿出更大的勇氣和決心,打破利益藩籬,扎實地往前推進。
今天,哪怕只有一個考生參加異地高考,也是高考公平的體現。今后,則更需堅持探索和改革,廣開青年成才路,讓教育變得更加透明和公平。 據新華社
共同原則:確保機會均等
國外有沒有高考?如何保證公平?
現就讀于美國阿拉巴馬大學榮譽學院大二的長沙男孩黃林奧,曾于2011年參加美國高考ACT考試(美國大學入學考試),他說美國高考及錄取制度看似靈活,但卻有一套程序確保公平。
在美國,不論選擇參加哪種考試,最終的成績都不是一錘定音。SAT考試(學術能力評估測試)每年舉行7次,ACT考試每年舉行5次!皩W生可以選擇將其中任何一次分數提供給大學!
除了SAT或ACT成績之外,學生申請大學時還須提供自己高中的成績單、教師或社會組織負責人的推薦信、參加社會活動的情況等。且可以選擇在美國任意一個州報考,沒有“異地高考”之說。
日本的高考也不是一錘定音。日本留學生古川芽唯說,日本有公立大學與私立大學之分,其中公立大學考試難度大,但私立大學難度不大,數量多,且“一年有幾次機會考!
考慮到各地域之間的平衡,日本政府在設置公立大學時,遵循了“一府縣一大學原則”,這樣確保了教育機會均等。
在日本,大學入學考試的結果相當程度上由大學自主決定,大學可以根據自身學校的特點、辦學理念、專業特色來選拔學校認為適合的人才,伸縮度很大。
印度與中國有些類似,是個多元并存的國家,各個地區的學生實力很不平衡。為了兼顧社會公正,印度政府對落后種姓、少數族群、殘疾人等特殊階層實行預留名額制度。根據規定,所有公立大學在每年招生總人數中必須留出超過20%保留名額,“照顧”給那些落后種姓、少數族群和殘疾人。這一條規定對維護印度國家統一和社會公正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記者胡力豐吳可實習生毛艾奇曾孝喜
相關專題 |
· 高考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_權威全面報道高考 |
![]() |
||
![]() |
![]() ![]() ![]() ![]() ![]() |
![]() |
新聞排行 | 重點推薦 |
1北大賣豬肉校友談高考:我那時裸考 現在拼爹 22013年高考江蘇作文題 32013年高考安徽作文題 42013年高考江蘇卷作文題點評 5江蘇高考作文作者不確定看到的是蝴蝶(圖) 62013年高考福建作文題 72013年高考浙江作文題 82013年高考湖南作文題 92013年高考湖北作文題 10人大附中特級教師評2013年部分省高考作文題 |
視頻新聞 | 更多>>> |
|
重點推薦 |
![]() |
高考資訊 備考輔導 院校報考 互動交流 |
高考最新動態高考視點高考政策各地動態新聞人物家長必讀 高考大綱語文數學外語物化生歷地政文綜理綜作文作文素材庫滿分優秀作文 高校招辦訪談招生動態高校信息庫院校信息專業動態模擬填報系統志愿填報技巧 在線做題估分高考論壇高考博客圈討論區考試經驗交流試卷上傳試卷下載許愿送祝福 |
![]() |
歡迎教育機構、媒體、高校、出版單位聯系合作! 電話: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于人民網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證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00008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4065)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