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部門和學校正在努力探索創新模式,把評價改革作為區域“新優質學!表椖客七M的聚焦點,使生活在上海遠郊區縣的農村孩子以及外來隨遷子女享受到與城里孩子同質的教育。
親手制作木雕版畫、麥桿畫,陶藝、扎染等作品,參與手工藝興趣小組,接受各類素質教育課程……在上海遠郊區縣金山,這里的中小學生們正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親身體驗實踐,并獲得成功的快樂。
西林中學校的賞識教育是金山教育機構的創新之舉。今天,“風情社團”學生演奏的手風琴合奏的一曲《雪絨花》讓在場來訪者意猶未盡。校長彭素花告訴記者,這群來自五湖四海的孩子在入學前根本不知道樂器是什么,學校以賞識的目光,為其提供學習機會和展示的平臺,跳動的音符表達了他們的自信。
彭素花說,相信人性的優點、本質和潛能,用欣賞的眼光去發現學生哪怕是某一點上的閃光處,用賞識樹立學生自信,關照每一個學生的生命成長是賞識教育的內涵所在。
該校教師王燕說,作為科任老師,她以作業本作師生溝通的橋梁。對于質量高的作業,她會寫上這樣的批語:“親愛的孩子,你認真完成作業的態度,深深打動了我,喜歡你的作業,但我更愛你!”期中考試之前,王老師會在孩子們的作業本上,寫上:“親,最近辛苦了,吃好,休息好!”
她的賞識和關愛讓那些學習成績落后的孩子也變得更“聽話”,作業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改觀。王燕說,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是一件美妙的事,賞識教育的內在離不開最誠摯的愛!
位于上海西南的金山毗鄰杭州灣,是申城最遠的郊區之一。此間教育局負責人顧宏偉表示,在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和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的過程中,“讓金山區每一所家門口的學校都優質”是金山教育部門努力的方向。此間中小學把評價改革作為區域“新優質學!表椖客七M聚焦點,以撬動評價杠桿推進教育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
“構建‘悅’讀課程,也是金山教育部門所作的另一個探索。興塔小學是一所騎自行車5分鐘就到浙江平湖的農村學校,55%的本地學生和45%的來滬務工人員子女全是農民的孩子。該校負責人告訴記者,學校里一位陳老師班上學生所寫的《廢品堆中淘寶》的故事讓學校意識到閱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改變人的生活態度!皹嫿ā異偂x課程讓校園飄溢書香成為了學!靶聝炠|學!眲摻ǖ膶嶒烅椖。校方表示,學校擬通過項目研究,構建“悅讀”校本課程體系,讓“書香校園”的建設成為師生的文化自覺。(鮑笑寒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