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有媒體報道,眼下正就讀于北京某重點高中的非京籍學生張某,因戶口不在北京,無法在京參加高考,"但成為美國公民后反而可直接在京參考,并獲10分加分",引發了社會的強烈關注。
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獲得"美籍"的考生能在北京參加高考嗎?我們從頭梳理一下。
首先,身份問題。按照這篇報道的說法,張某的母親早已獲得了美國國籍,因此張某也能獲得美國國籍。但記者采訪發現,事實并非如此。從目前的報道來看,張某僅獲得了美國綠卡,而從美國綠卡到入籍之間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美國移民律師馮凈:在你們說的這個例子里面,要入美國國籍必須要經過兩步:第一步,他的母親以美國公民的身份要幫她的孩子申請美國永久居留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綠卡。第二步,幫她的孩子拿到綠卡之后,美國移民法規定,要在美國五年期間內居住滿30個月,他才能夠符合入籍的條件,也就是五年之后,這個孩子才可以申請加入美國國籍。
在綠卡和國籍之間,至少隔著5年的時間。假設張某已經持有美國綠卡,并且一切順利的話,也至少要等上5年才有可能獲得美國國籍,所以在明年高考之前,他還是中國國籍。
而如這篇報道中所說,即使張某馬上就能拿到美國國籍,那他能以美國公民的身份參加明年的中國高考嗎?答案是:不能。
教育部國際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規范"跨國高考移民"現象,教育部在2009年11月專門制定并頒布了《教育部》。自2010年起,來華留學申請人必須"持有效的外國護照或國籍證明文件4年或4年以上,且最近4年有在國外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很顯然,一直在北京生活的張某無法滿足上述年限條件。所以他明年不可能在北京參加高考。
但張某父親則認為,張某屬于"祖國大陸(內地)、香港、澳門和臺灣居民移民外國后返回國內在中國定居的僑民",根據《通知》的第二條,符合規定的張某在明年可以以僑胞的身份參加高考,而無需參照上面的各種年限限制。
對此,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力進一步解讀說:這個通知作為《高等學校接受外國留學生管理規定》的補充通知,強調祖國及港澳臺地區居民在移民外國后、即使又回國成為僑胞也將作為外國留學生來參加我國的大學考試。
張力:09年教育部又補充規定,對高等學校接收祖國大陸(內地)、香港、澳門和臺灣居民在移民外國后作為外國留學生來華進入本?齐A段學習,做出補充規定,第一條的規定和第二條的規定是同時生效的,也就是來華留學申請人必須持有有效的外國護照,同時這四年、兩年是有效的。
說到這,可以得知,"非京籍考生變身美國人即可在京高考"完全是誤讀。再退一步,設想一個極端的情況,也就是張某寧愿把這5年時間荒廢掉,不在美國上大學,一定要在五年后在中國參加高考,是不是可行?
實際上,在張某父親引用的《通知》中已經寫明,這部分學生如想報名高考,必須"接受高中教育并畢業",也就是說還需要三年的高中學習。如果張某想以外籍身份在北京參加高考,里外必須荒廢8年時間。
退一步說,張某即使熬過了這8年,是不是能在26歲的時候參加高考呢?還沒有這么簡單。根據北京2013年高考報名條件,在中國定居的外國僑民,報名時須持有北京市公安機關填發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或《外僑居留證》。
張某想通過《外僑居留證》在京參加高考,但辦理此證也有嚴格的各類年限限制,并不是隨便一個外國人或歸僑就能在中國參加高考。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有部分地區在高考時曾出現沒有按通知要求執行的情況。對此,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力說:針對教育公平而言,不符合要求的要嚴格予以糾正。
張力:也就是說自己不能出土政策,包括廣東也好,其他地方也好,要跟國家出臺的一致,政策相沖突的一定要糾正,而不能作為先試先行的范例。
(來源:中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