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高中畢業生中有不少人說不出自己有什么興趣,好像學什么都可以,讓他根據自身興趣選擇專業反而成了一件為難他們的事情。那么,對于興趣愛好不聚焦的考生,該如何選擇專業呢?有三點建議。
第一,使用排除法,把自己不能接受的職業或者大的學科專業類別先排除掉。例如有的考生不學醫,有的考生不學理等。再在可接受的職業或專業范圍內選擇自己可以接受或略有好感的專業就相對容易了。
第二,選擇基礎學科專業。在興趣不聚焦的本科階段學習基礎學科專業,為以后的再次選擇奠定深厚的基礎,留出更大的轉換空間?忌稍诖髮W四年期間尋找到興趣點后,到研究生階段再依興趣做學科專業的選擇。
第三,考生應盡早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否則會對自身未來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其實考生目前之所以沒有找到興趣點,多數因為忙于高中學業,缺少這方面的思考。為此,考生應該利用高考志愿填報契機,讓自己多份思索,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沒有興趣的學習和工作是無快樂和持久力可言的。看自己是否接受一個專業,不僅要看它的名稱,還要看內涵,特別是課程設置,萬萬不可“望文生義”。
我在學校親身經歷過一個案例,某專業的一位教師,從本科到博士均在令人向往的高校學習,畢業后來到我校任教,在我們看來,這一切很讓人羨慕。但她卻苦悶,因為直到工作時她才發現自己對所選擇的專業根本就沒有興趣,做不下去了,故而提出轉行。但這個轉行的代價太大了,它丟棄的是從本科到博士10年的專業積累,而這些積累在別人那里卻是一個往上攀登的堅實基礎,這就是填報志愿時盲目選擇的代價。
來源:虞立紅 編著《認知高考18步:志愿填報不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