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專業要注意以下五點:
第一,名稱不同但內涵差異不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校的專業名稱也經歷了多次調整,有些賦予了新的專業名稱,但內涵沒有實質性變化。新專業只是拓展了內涵,擴展了專業的適用性,如圖書情報專業,后來調整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第二,同名但內涵不同。同一名稱的專業設在不同高校,其內涵可能會有較大差異,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等。任何學校的專業的內涵均是與學校相關學科的發展密切相關的。不用細說,大家想一想就能夠理解化工類院校、鋼鐵類院校、地質類院校所設置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內涵肯定是有差異的,這點在前面的專業介紹中已有闡述。
第三,同名但專業方向不同。很多本科專業領域很寬,在培養中,高年級實行專業方向分流。不同專業方向,就業領域差異很大。不同高校,即使是同一個專業,由于其發展歷史和優勢不同,其設置的專業方向可能不相同。例如,心理學專業,就是一個涉及領域跨自然和人文領域的專業。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有認知科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健康與咨詢心理學、社會與管理心理學四個專業方向。認知科學方向主要培養心理學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為相關學科輸送高質量的研究生生源;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方向主要培養能夠在教育、科研機構、學校以及企業培訓部門從事兒童發展、教學、學校心理以及培訓等方面的研究與實踐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健康與咨詢心理學方向主要培養能在教育、醫療、黨政機關、心理咨詢與輔導等機構從事教學、咨詢與輔導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社會與管理心理學方向主要培養能在企事業單位、市場調查機構等從事人事選拔、培訓、考核和激勵體系設計等工作的心理學高級專業人才。北師大心理學專業中并沒有工程心理學、犯罪心理學等方向。有的高校心理學專業可能只有一個方向。這樣,如果考生對心理學專業的認知科學感興趣,就要了解報考高校是否有這個方向,而不能僅僅憑心理學專業名稱就報考。否則,雖然報考了心理學,但實際上是錯誤的,因為這個高校根本就沒有這個方向。
第四,招生專業與培養專業不同。在填報志愿時,考生填報的是高校的招生專業名稱,而其接受培養的專業則是《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的專業,培養專業將寫在學生的畢業證上。兩者有時一致,有時不一致。進入21世紀,隨著高校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深化,不少高校拓寬了招生范圍,將多個本科專業整合在一起按大類或院系招生。這樣就出現不少招生專業與專業目錄中所設的本科專業或人才培養專業不一致的情況。如:經濟學類專業,僅是招生專業的名稱,而不是培養專業名稱。
第五,招生專業與畢業專業不同。目前高校招生中,有一些招生專業是因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而設立的,如理科實驗班、基地班等。學生畢業時要根據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的專業培養來確定畢業專業。為此,考生需要了解其畢業的專業是什么。例如,北京師范大學拔尖學生培養實驗班,招生專業是理科實驗班和人文實驗班,其中理科實驗班含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專業,學生入學后根據個人興趣選擇相關培養方案,學校根據學生修讀的課程,確定其中一個專業為學生的畢業專業。從中可以看出,這個實驗班學生的畢業專業只能是“數、理、化、生”中的一個,而不可能是經濟學、金融學或其他專業。
來源:虞立紅 編著《認知高考18步:志愿填報不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