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育評價體系引入高考制度--教育--人民網
  •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把教育評價體系引入高考制度

    2013年05月10日10:37    來源:中國教育報    手機看新聞

      我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已經20多年了,但應試教育的思想、方式與方法依然作為主流影響著我國廣大中小學,其根本原因在于現行的高考制度是為應試教育服務的,必須從根本上對其加以改革。

      教育評價是人們對于教育活動過程的結果,進行質量的、效率的評價。依據黨的教育方針而制定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以先進的、科學的教育思想和評價標準,評估與指導中小學教育實踐,從而促進教育過程科學化、規范化。

      現行的高考制度,要求學生通過高考測試出幾門學科的分數來,對于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表現、創新與實踐、愛好與特長并不涉及。這些是引導中小學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根源。

      素質教育所需要的高考制度,不僅要求學生科學文化知識好,具有較強的應試能力,而且要求學生德、智、體、美等幾方面得到發展,能夠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這就首先要求中小學校、各級教育領導為學生的個性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與條件,以便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大批的合格人才。

      依據教育方針,為市縣所屬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制定目標評估體系及細則。健全以市教育督導室、教科室、縣區督導室、教科室、鄉鎮督導評估組和學校、班級自評小組為主體的五級上下溝通的評估網絡,堅持診斷性評估、形成性評估與終結性評估相結合,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方法,力求做到公開、公平、公正。通過各層次自評和一層對一層的復評,使評估的過程成為促進教學管理、學校管理、班級管理和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過程。把對各縣區、各學校的評估成績作為高考招收名額的重要依據。

      教育是一種生活,是和諧的、豐富多彩的,只有面向全體,面向全面,學生才能得到健康成長。正如世界萬物,在七彩陽光下能夠自然生長,而缺少一色就要發生變異一樣。改革現行的高考制度的目的,就是使長期以來被應試教育扭曲的中小學教育實現理性回歸,落實教育方針。教育過程,就是讓學生在“做”中學,教師在“做”中教,以“做”為中心,把書本知識轉化為能力,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高中3年不分科(特長班例外),不辦復習班,不加班加點,不增加學生負擔。中小學12年,各學段課程要開齊、開足、開好,把抓好入學率、及格率、優秀率和鞏固率作為教育評價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淡化分數,把片面追求升學率競爭逐步轉向為創辦現代化學校培養實踐型和創造型人才的競爭。

    (責編:郝孟佳、熊旭)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