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免費教育”為何難以為繼--教育--人民網
  •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25年免費教育”為何難以為繼

    2013年03月15日13:43    來源:楚天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只要是東莞市石排鎮戶籍,從幼兒園到博士,當地每年補貼3000到10000元……曾轟動全國的“25年免費教育”,今年走到終點。(3月14日《廣州日報》)

    石排名聲在外,多與“免費”有關。2010年7月,當地推行本地戶籍人口“免費乘公交”,一時成為佳話,未曾想,在去年2月因“財政負擔較大”暫停。如今終止“免費教育”,也免不了一場紛爭。

    “免費”大餐為何難以為繼?根源是錢的問題。石排鎮的經濟實力,在東莞一度位列倒數第三,屬“欠發達地區”。如今,隨著沿海經濟放緩,“錢袋子”緊張,沒錢辦事,并不意外。

    既然錢存在問題,為何還要施行?這至少說明,政策的出臺未經充分論證,未經民意討論,“先天發育不良”。事實上,免費教育推行時,不少當地人都認為“走不遠”,當地輿論也“無人喝彩”。到了今天,也有不少人認為“蛋糕本不該存在”。

    更何況,鎮政府強制各村委按比例出資,不僅說明鎮政府“沒錢”,而且還違反了相關法規。

    政策“霸王硬上弓”,讓人聯想個別官員“好大喜功”的政績意識。甚至說,“25年免費教育”的說法,也經不起推敲,只能算作“教育補助”。但,舉著“免費”的大旗,無疑更能吸引眼球。這更像官員搞“政績”營銷,獲得關注和聲譽。

    說推行就推行,說終止就終止,讓“免費”很受傷。如果,鎮里考慮財力,推行“從幼兒園免費到高中”,其實也算創舉。以后根據財力,再行延續也無不可。脫離實際搞“免費”,最終,免不了“這頓撐死,下頓沒有”的宿命。

    “免費”本無錯,好事辦好需要智慧,而不是當作噱頭,追求一陣風的輿論關注。(本報評論員吳雙建)

    (責任編輯:楊玉君(實習)、熊旭)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