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曉英
轉眼2012年已經過完,我們并沒有迎來傳言的 “末日”。到了2013年,對于職場人來說第一件最值得企盼的事就是“年終獎”。而發年終獎也成為眾多企業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作為人人好奇 但又是“不能說的秘密”,2012年終獎到底是多少呢?
據此,在2013年開年之際,我們的1月關注主題聚焦在“年終獎”這件事上。該關注熱點將在《新聞晨報·人才周刊》和騰訊大申網上互動,我們將廣泛聽取讀者及網友的聲音,在1月底重磅推出你們最想看到的“年終獎”內容。
問題1:企業效益不好,是不是年終獎就沒了?
日前,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道,今年日本大型企業的年終獎金,無法維持前三年的趨勢,開始呈現下降的傾向。而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表示,根據他們調查168家公司后得出的統計數據,年終獎金平均比去年冬天少了2.95%。具體而言,制造行業比去年減少3.61%;而非制造行業則減少1.03%。
據此,很多網友擔心,近年來世界經濟低迷,部分企業下半年經營并不樂觀,那是不是意味著企業效益不好,我們的年終獎說沒就沒了呢?
問題2: 2012企業年終獎該怎么發?
最近網絡一直在熱議的話題莫過于“某車企終獎為27個月的工資”這件事。前些年,中國企業效益連年增長,年終發汽車、發房子的事情屢見不鮮,但是,在2012年這樣的經濟形勢下,該企業的大手筆難免讓眾人產生羨慕嫉妒恨。
眾所周知,年終獎對于企業而言,作為一種年終福利發放給個人,一來為留住員工繼續服務于自己的企業,為企業的發展繼續發揮余熱;二來是為了激勵自己的員工,肯定員工現在的成績,并希望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
對于企業來說,在經濟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更要上下同心,團結創新,而年終獎更是不能不發的,但至于怎么發,一個企業的HR王小姐表示,年終獎如果以貨幣形式發放給員工,那么員工在年底瘋狂購物之后,錢花光了也就沒有什么念想了,也許有意義的實物,以及動動腦筋的延期獎勵,或者是長期的激勵策略等都可以讓員工體會到企業的用心良苦。而科銳國際的人力資源專家認為,對于整個市場而言,年終獎發揮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不論是對企業還是整個行業,城市還是整個區域而言,年終獎不再是對員工整年工作的簡單獎勵,它已經開始成為判斷企業或行業或區域發展興衰、人才吸引與留用的重要參照指標。
對于企業經營者而言,在經濟形勢不明朗時,為了降低企業運營風險,更傾向于通過年終獎,在年底與員工分享利潤。對于企業的HR部門而言,年終獎已經成為企業吸引與保留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結合公司經營狀況,用好年終獎,如何鼓舞下一年的員工氣勢與工作干勁,成為企業HR部門的一門重要學問。
問題3:企業承諾發年終獎,但卻不發了或分期發放違法嗎?
近期,部分經營效益不好的小企業發布公告表示:“企業效益不好今年不發年終獎!睋,很多網友咨詢,如企業承諾了每年發放年終獎,但現在不發的行為是否違法?據了解,年終獎在我國的相關法規中,并沒有強制性的規定,比如企業是否一定要發、應當發放多少數額,都無法律依據。這也是工資和年終獎之間的差別。但如果根據企業的規定或者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約定年終獎是工資性收入固定的組成部分,則年終獎就相當于工資了,企業就有發的義務。反之相關部門并不能強制進行干預。
與此同時,對于春節后將至的跳槽高峰,很多企業設計了年終獎分期發的策略,或者是離職不發年終獎的陷阱,對此,提醒職場人要謹慎面對。
問題4:年終獎究竟怎么扣個人所得稅?
年終獎的個人所得稅怎么算?一直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如和工資打包一起發放、單獨發放,以及按月或季度發放等形式的扣稅方式有什么不同?哪種方式比較“省錢”?……
本月,關于年終獎這個話題,《新聞晨報·人才周刊》將聯合騰訊大申網上與網友、讀者持續互動。我們希望傾聽你的聲音,做出最貼近民生的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