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公務員考試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正文

    2015國考銀監會面試專業題預測及解析(三)

    2015年02月12日15:38    手機看新聞

    結合2014年、2013年、2012年銀監會面試真題的出題規律和考點分布情況,京佳教育面試專家為各位考生推出銀監會面試專業題預測系列,將命題可能性較高的知識點進行專業透徹的解析,供考生有效備考。

    面試預測題一:根據《擔保法》及其司法解釋對保證人的主體資格的規定,哪些主體不能成為保證人?

    【專業解析】

    1. 國家機關不能成為保證人,但經國務院批準為使用外國政府國際經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的除外。

    2. 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不得為保證人。

    3. 企業法人的分支結構、職能部門不得為保證人,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有法人書面授權的,可以在授權范圍內提供保證。

    面試預測題二:什么是銀行監管?銀行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專業解析】

    一、定義

    銀行監管(Bank Regulation)是由政府主導、實施的監督管理行為,監管部門通過制定法律、制度和規則,實施監督檢查,促進金融體系的安全和穩定,有效保護存款人利益。

    二、銀行監管必要性

    1. 無論是國家所有還是非國家所有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所提供的服務或產品都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質,應當接受作為公共權力機構的政府或其授權機構的監管。

    2. 銀行普遍存在通過擴大資產規模來增加利潤的發展沖動。由于銀行本身并不承擔全部風險成本,因此容易引發銀行機構在信貸配給方面的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造成金融市場效率低下。這就需要代表社會利益的政府和監管機構加以約束。

    3. 存款人與銀行的關系屬于特殊的債權人與債務人關系,兩者掌握的信息是不對稱的。當風險發生時,銀行有條件將風險及其損失轉移給銀行債權人。如果沒有監管機構的制約和保護,債權人利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4. 風險是銀行體系不可消除的內生因素,銀行機構正是通過管理和經營風險獲得收益。即便每家銀行都理性行事,也并不能保證所有銀行的整體行動結果還是理性的。因此,銀行業必須要有監管機構從行業整體高度加強風險控制。

    5. 由于存在的高負債、規模經濟、資產負債期限結構不匹配等特點,銀行業具有內在的壟斷和過度競爭的發展趨勢,難以靠市場調節自動達到適度競爭的均衡狀態,并難以通過市場機制實現資本的自由準入與退出。因此,需要政府適當干預和引導,對銀行業的市場準入和退出進行適當限制和管理。

    面試預測題三: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導致合同無效的原因有哪些?

    【專業解析】

    1.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 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面試預測題四: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主要策略有哪幾種?

    【專業解析】

    1. 風險分散;2. 風險對沖;3. 風險轉移;4. 風險規避;5. 風險補償。

    來源:京佳教育

    (責編:郝孟佳、熊旭)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