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一品”大思政課專題報道︱北京中醫藥大學:立足區校共同體,打造育人新模式


點擊播報本文,約
2025年9月8日起,北京市教育兩委聯合前線雜志社策劃推出“‘一校一品’大思政課專題報道”。9月25日聚焦——北京中醫藥大學:立足區校共同體,打造育人新模式。
北京中醫藥大學良鄉校區東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依托密雲區豐富的區域資源優勢,與密雲區開展“大思政課”區校共同體建設。學校通過健全工作機制、完善師資隊伍、共同編寫教案、推進教學資源開發,推進“實踐基地+”育人建設,系統共筑區校共同體“大思政課”育人模式。
搭建區校共同體實踐基地
北京中醫藥大學與密雲區共同制定《區校共同體建設任務綜合改革建設方案》,多次召開“大思政課”區校共同體工作推進會,深入考察“大思政課”實踐基地。
2024年,北京中醫藥大學與密雲區工農共同完成白乙化烈士紀念館、鄧玉芬雕塑主題廣場、密雲水庫展覽館、中國航空工業歷史博物館、蜜蜂大世界科普館、邑仕莊園葡萄與葡萄酒科普館、金叵羅農耕文化體驗園、北京極星農業科技園、藍山安全科普教育館、古北口鎮、鮮藥博物館等11家思政教育實踐基地大中小各學段教案的編寫,並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
2023年12月20日,學校聘請密雲水庫展覽館吳瓊館長作為“大思政課”建設共同體思政課特聘教師,邀請其走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堂,為學生講授密雲水庫的生動故事。2024年11月2日,馬克思主義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特色公選課,組織學生前往密雲區“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密雲水庫展覽館和中國航空工業歷史展覽館開展實踐教學。2024年11月28日,馬克思主義學院前往密雲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開展“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調研。2025年2月20日,學校師生一行赴密雲區大城子學校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主題活動。2025年6月5日,密雲區大城子學校參加北京中醫藥大學承辦的以“培根鑄魂 精誠育人”為主題的走進市一體化德育基地校(高校)活動——北京中醫藥大學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成果展示交流暨教師講述我的育人故事活動,共同探討一體化育人的創新路徑。
打造以密雲水庫為主題的“大思政課”
北京市密雲區擁有密雲水庫、密雲水庫展覽館等水庫精神傳承資源,古北口長城抗戰紀念館等紅色基因賡續資源,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不老屯天文臺等綠色科技創新資源,霧靈山、司馬臺長城等生態環境保護資源,古北口河西村、溪翁莊金叵羅村等鄉村建設資源……北京中醫藥大學堅持立德樹人,聚集密雲“保水、護山、守規、興城”的理念,挖掘當地的紅色文化、生態文化、長城文化資源,突出傳統育人資源與現代科技資源交相輝映,逐漸構建以密雲水庫為主題的“大思政課”育人資源共同體,共同開展理論研究、集體備課、實踐教學、資源整合等工作,扎實推動大中小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體化工程,充分發揮和利用校地育人資源。
學校圍繞密雲水庫錄制大中小學不同學段的育人視頻,結合密雲水庫建設的決策、建設、移民、保護、發展五個篇章,探究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感受偉大的民族精神、奉獻精神,學習“兩山”理念在密雲的實踐,感受密雲區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下的建設發展,激發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促進學生以銳意進取的態度和積極行動投身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當中。
依托中醫藥傳統文化開發育人資源
學校在推進“大思政課”建設過程中,強化一體化建設的主要渠道、匯聚一體化建設的強大合力、貫通一體化建設的資源供給,不斷筑牢“大思政課”建設的重要保障。特別是在深度挖掘中醫藥優秀傳統文化育人資源方面,發揮中醫藥文化的育人功能,逐步建構起了與中小學共同開發課程的運行機制。學?!耙劳斜本┲嗅t藥文化研究基地”承擔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進中小學”中醫藥文化服務項目,編寫了《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實踐指南》(小學篇)《中醫藥文化校園普及讀本》《全國中小學中醫藥文化知識讀本》(4冊)等系列教材讀本。學校聯合東城區宏志中學,建立了中醫藥“杏林”實驗班,打造普通高中中醫藥文化特色人才的培養模式,為中學開設《中國古代哲學基礎》《國學導讀》《中國傳統文化概論》《中醫藥概論》《中醫之旅》等課程,並安排學生到學校中醫藥體驗館參觀,為青少年了解並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搭建了重要平臺。學校建成“大醫精誠醫德廳”展廳,成立“新時代醫德醫風醫道研究中心”,努力用好中醫藥文化資源,推動“大醫精誠”理想信念融入中小學,積極構建具有中醫藥特色的思政課育人體系等,打造一體化育人平臺,形成輻射效應。
作者:袁和靜 韓林辛(北京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