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一校一品”大思政課專題報道 | 北京林業大學:建好生態文明教育“大思政課”

    2025年09月24日10:02 | 來源:前線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2025年9月8日起,北京市教育兩委聯合前線雜志社策劃推出“‘一校一品’大思政課專題報道”。9月24日聚焦——北京林業大學:建好生態文明教育“大思政課”。

    原標題:“一校一品”大思政課專題報道 | 北京林業大學:建好生態文明教育“大思政課”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長江經濟帶到黃河流域,從塞罕壩到巴彥淖爾,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遍布全國生態脆弱區與重點治理區。面向生態文明建設,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北京林業大學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立校之本、發展之基,秉承“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辦學理念,建設了覆蓋全國重要生態功能區的生態文明戶外學校體系,並在戶外學校開設了一批五育融通的“大思政課”。通過建好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大思政課”,學校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了堅實基礎,涌現出一大批扎根生態文明建設一線的優秀人才。

    構建生態文明戶外學校體系

    學校以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與社會需求為導向,加快實習實踐基地整合、拓展與提升,推動以教學功能為主的實習實踐基地1.0版本和教學科研並重、以專業要素能力培養為主的實習實踐基地2.0版本,向科—教—產協同、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綜合創新能力培養為重點的生態文明戶外學校3.0版本轉變,加快構建覆蓋全國重要生態功能區、層次分明、類型多樣的生態文明戶外學校體系,引導學生到生態脆弱一線,練就一身本領,有的放矢培養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國家戰略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

    面向生態文明建設,構建“國家級—省部級—校級—院級”四級聯動、“思—?!a—科—創”五類融通的生態文明戶外學校體系,建成國家級7個、省部級12個、校級94個、院級252個生態文明戶外學校。如水土保持學院圍繞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的重點領域與重點區域,結合現有的山西吉縣、北京首都圈、寧夏鹽池、重慶縉雲山和雲南建水等5個國家級及省部級野外臺站,房山夾括河、海澱北安河、密雲石匣、延慶上辛莊、京西林場等5個北京市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點,河北涿鹿、西藏林芝、福建長汀等長期科研基地和企業實習實踐基地,建立起“5+5+N+N”生態文明戶外學校體系,經過系統化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綜合素養顯著提升。

    打造五育融通生態文明戶外學校人才培養新模式

    把握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最新要求,學校加快推動傳統實習實踐基地從以智育為主、培養目標相對單一的1.0版本和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培養目標相對分散的2.0版本,向聚焦生態文明建設、突出德智體美勞五育融通的3.0版本轉變,構建鏈條化、融通式的生態文明領軍人才培養新體系。成立“五育”工作委員會,實施新版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加快推動樹人行動計劃落地顯效,深化人才培養方案修訂,選樹一批五育融通生態文明戶外學校建設典型樣板。

    按照鏈條化的板塊設計、融通化的模塊組織相結合的思路,建成了山西吉縣、寧夏鹽池等一批五育融通生態文明戶外學校培養樣板,探索出了服務鄉村全面振興的“科右前旗模式”,獲批全國首家“后勤服務育人勞動教育示范基地”,耕讀教育實踐案例獲教育部簡報刊載。以山西吉縣生態文明戶外學校建設為例,該戶外學校構建了包含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等5個鏈條化教育板塊,書記講黨課、植物認知、吉縣講堂、科研考察、標本制作、攝影比賽、勞動科研、耕讀教育等15個融通式教育模塊的五育融通人才培養新體系獲得中國教育報跟蹤報道,獲批“把論文寫在大地上—關君蔚院士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學生知農愛農情懷顯著提升、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決心與能力大幅提高。

    建好生態文明教育“大思政課”

    2022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親切勉勵我?!吧鷳B文明”博士生講師團全體成員,強調要“用好所學知識,在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綠色科技創新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北京林業大學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教育部等十部門《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以實踐教學為主題的“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方案》,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融入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加快構建“大思政課”工作格局,制定《門頭溝區“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區校共同體建設方案》,以“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為總目標,深入推動“大思政課”改革創新,通過建設一批門頭溝區“大思政課”社會實踐基地,編寫一批京華大地生動實踐教案,培育一批高素質思政課專兼職教師,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實踐教學案例,打造一批針對性、吸引力強的示范“金課”,形成具有首善標準、首都特點、首創精神的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大思政課”建設模式。

    學校與門頭溝區建設“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區校共同體,簽署合作共建協議,建設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區校共同體。學校與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視察過的妙峰山民族學校、炭廠村、爨底下村等共同打造16個實踐教學基地,以“鄉村振興”和“科技小院”為主題,聯合制作基於實踐教學基地的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教案和錄課視頻,形成一系列情景化的生動教學資源,為“大思政課”教育教學開拓了新的空間,為北京市和全國的“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數字地圖平臺建設貢獻力量。思政課一體化教學課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2024年度海澱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優秀教學課例征集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學校與河北省“李保國先進事跡教育基地”結對形成“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組織60余名師生赴河北邢臺,依托“李保國先進事跡教育基地”,建設教育部“沉浸式”“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河北“李保國先進事跡教育基地”正式發布首張“大思政課”手繪地圖——“李保國精神教育基地·綠嶺核桃小鎮手繪地圖”,“手繪地圖”上線教育部“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數字地圖平臺。先后在人民教育在線、中國網發布北林馬院結對李保國先進事跡教育基地開展“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的相關報道,將“李保國先進事跡教育基地”的實物資源轉化為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優質資源,開創新時代北林馬院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以“大思政課”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真正將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推動學生更好地了解國情民情,堅定理想信念,努力培養更多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作者:北京林業大學黨委宣傳部

    (責編:李昉、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