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見証科學和大眾的美好相遇(編輯手記)

    劉涓溪
    2025年09月23日08: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觀看短視頻了解哥德巴赫猜想、參觀互動展覽感受“科幻照進現實”、參與科學實驗體驗精彩的“物理秀”……近年來,科普覆蓋面越來越廣,通過豐富的載體、新穎的方式,不斷增強吸引力,讓科學知識更好地觸達受眾。

      科普為什麼重要?院士說,科普能引導公眾培養科學思維,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科普工作者說,科普可以讓高深科學知識“輕量化”,見証科學和大眾的美好相遇﹔大學生志願者說,在傳播科學知識的同時,自身也收獲了成長。

      科普是點燃科學熱情的星星之火。越來越多科普視頻成為網絡爆款,通過有趣的鏡頭、互動的演繹與受眾產生連接﹔科普講座從微觀視角切入,在一問一答中激活知識與創意的火花……科普工作者化身知識的傳播者,在激發大眾對科學的好奇心的同時,播撒一顆顆熱愛科學的種子。

      科普是糾正謬誤的重要方式。當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一個新的概念出現,需要科普工作者基於科學發展規律,為大眾提供可靠的解讀。他們將晦澀難懂的科學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在科學與大眾之間架起通達的橋梁。

      科普是一門大學問,是全社會的共同事業。我們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持續不斷地為公眾提供高質量的科普服務,推動科學家精神深入人心。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23日 06 版)

    (責編:郝孟佳、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