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新中國教育學家肖像》首發式暨出版座談會舉行

    2019年12月30日10:57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新中國教育學家肖像》首發式暨出版座談會開幕(趙異慧/攝)

    人民網北京12月30日電(孫競 趙異慧)日前,由教育科學出版社、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主辦的“致敬·傳承·創新——《新中國教育學家肖像》首發式暨出版座談會”在清華大學開幕,來自高校、行業的專家及教育類核心期刊代表等參會。

    據介紹,為緬懷新中國老一輩教育學家,弘揚他們的家國情懷、治學態度和精神品質,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石中英和《教育學報》特約編輯朱珊領銜主編了《新中國教育學家肖像》一書。該書由教育科學出版社編輯,書中的各篇文章由老一輩教育學家的弟子、同事及后學撰寫。一個個生動真實的故事,整體勾畫了老一輩教育學家的思想輪廓和人格肖像,展現他們的道德人格和學術追求。

    “老一輩教育學家在創建、發展中國教育學歷程中所付出的心血和智慧永遠值得后人學習和紀念?!苯逃茖W出版社董事長李東在致辭中談到,《新中國教育學家肖像》一書不僅涵蓋學術思想和歷史的宏大敘事,還有豐富的趣味和細節,讓老一輩教育學家的思想和形象更加豐滿、立體。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黨總支書記劉惠琴認為,書中描繪的老一輩教育學家們多是教育學各分支學科的開拓者,他們為中國的教育開拓了新的視野?!敖逃覀兩碚秊閹?、學高為范,具有無私奉獻、勇於進取的情懷和境界,值得我們后輩學習借鑒。我們應努力將他們的精神發揚光大,使之普惠我們的教育事業?!?/p>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石中英介紹了該書的編寫背景和寫作初衷。一是“致敬”,向老一輩教育學家所做的貢獻表達由衷的敬意﹔二是“傳承”,繼承老一輩教育學家的家國情懷、追求教育真理的執著精神以及甘當人梯、培養后學的專業倫理﹔三是“創新”,繁榮教育學術,做好面向未來的創新性工作。

    在出版座談環節,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先生談到,書中所介紹的老一輩教育學家大多是新中國教育學科的奠基人。他們學貫中西,具有愛國情懷,為建設新中國教育學科做出了歷史性貢獻。后輩學人應當繼承他們的精神,沿著他們開辟的道路,不忘初心,吸收世界各國有益的經驗,努力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部長朱旭東指出,中國教育學急需建構自己的知識譜系?!盎仡?、研究老一輩教育學家的學術思想等,就是在建構中國教育學的知識譜系?!?span style="text-indent: 2em;">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蔡春提出,要重新學習、研究老一輩教育學家的思想,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提出自己的觀點乃至思想,為建構中國教育學體系而努力。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史靜寰提出,師承關系是重要的傳承渠道。傳承不可隻停留於上課、讀學術作品層面,需要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來進行,以達成一種理解。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院長余清臣強調,要在研究老一輩教育學家如何在扎根學術、處理核心的學術事務等的基礎上,把握教育學家學術人生中的精髓。

    “風物長宜放眼量,展教育學學術研究應立足長遠?!北本煼洞髮W教育學部教授郭華表示,不能隻“填進度表”,僅以發表文章的多少來判斷學術水平的高低。應放寬視野,不局限於某一個學科或一個領域。

    中國教育學會秘書處秘書長楊銀付指出,要學習老一輩教育學家嚴謹求實的作風,堅持“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在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國際教育中心主任李秉中、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蔣凱教授表示,要學習和傳承老先生們的品質、人格、精神和思想,為發展中國教育學而努力。

    會上,李東與石中英、朱珊向清華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贈送了《新中國教育學家肖像》一書。

    據悉,紀念文集《新中國教育學家肖像》記錄了老一輩教育學家與他們的弟子、同事及后學交往過程中的點滴細節,描畫了教育學家們高尚的道德人格、熾熱的教育情懷和嚴謹的治學風范,展現了他們對國家、對教育的深厚感情與堅定信仰。相關負責人表示,“新中國老一輩教育學家繼往開來,為教育發展做出了歷史性貢獻。借助本書,廣大讀者可以感悟老一輩教育學家的學術精神和教育情懷,深入了解我國教育學學術傳統,增進對我國教育學的認知和理解?!?/p>

    (責編:實習生(趙異慧)、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